金马车文旅 - 金马车文旅网 - 金马车文旅论坛
标题: 冠绝闽东南 [打印本页]
作者: 吴伟平 时间: 2022-12-29 15:46
标题: 冠绝闽东南
崇武文化广场北侧,绿叶交相掩映下,一座古香古色的“四水归堂”建筑坐落其中。这里是曾经的崇武区政府,崇武镇人民政府,崇武人民公社,现在是崇武镇老人活动中心。这座飞檐斗拱、精雕细琢、工艺精湛的古建筑,集崇武石雕、木雕、砖雕、灰雕等传统古建技艺于一体,富丽堂皇、气势非凡。
傍晚时分,走近“泉春”古厝,里边悠闲的老人顶着老花镜阅读报纸,宁静而庄重,偶尔从内室传来的的谈笑声打破沉静,就像平静的湖面上叶子自由飘落,激起了涟漪轻轻的散开去,仿佛在悠悠的诉说着“泉春”的风雨故事。
1945年初,崇武乡绅张辉煌兴建“泉春”大厝。时值抗战末期,崇武石雕名匠五峰人蒋丙丁,木雕名匠溪底人刘招财,土建名匠官住人谢木等一批能工巧匠,耽于乱世未外出谋生,滞于小镇数年。据说,张辉煌选匠十分严格普通工匠根本没有机会参建,即使名匠也要通过技术比武的方式接受遴选,大门石柱上的诗句分别由名匠蒋丙丁和另一名师傅(佚名)手工雕琢而成,工成之时竟然严丝合缝,不分上下,成为一时佳话。
“泉春”古大厝“四水归堂”的格局是崇武民间建筑的传统,此类建筑本是古代官兵带眷居住的营房,后来民间沿袭这种技艺建造民房。至民国时期,崇武古建筑技艺已经登峰造极,而且有“一村一匠”的群居特点,所以在张辉煌的引召下“土、木、石”名匠各自带领乡人,开始兴建“泉春”大厝。
“泉春”大厝,正面为五开间“双塌巢”堂面,由青石和花岗岩相衬筑造。上方椭圆形青石门斗,中间青石门柱,塌巢墙面上几幅青石点黑白和线雕图案。青石门柱上的楹联、诗文,采用浮雕或沉雕。精美雅致的石雕不但使得“泉春”大厝富丽华贵更增添上艺术美感,这些石雕经风雨洗礼更显清逸隽秀。可惜的是,塌巢两侧墙壁上方更为精美的圆雕已经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如今残迹依稀可见。
壁堵石上方由红砖砌筑,砖壁外围凹沟边框浮出砖壁面,上下左右,雕有砖雕“麒麟”、“花篮”。这些砖雕采用经过手工切割打磨的各种细小部件拼装而成,局部还镶嵌彩色瓷片,色彩鲜艳,精美绝伦。前后两房脊东西侧面上方的砖墙上刻有灰雕“双龙嬉戏”,活泼生气,颇为喜庆。
据考据,“泉春”大厝内总共有300多幅木雕。大厝厅堂上部接近屋面上下并列着两根横梁,中间有两个斗拱上面雕有圆雕“盛开的牡丹”;直通屋面的大圆柱上方有圆雕“蝙蝠”。寓意:花开富贵,福满堂。天井两侧厢房的横梁上有大量的鱼、虾、蟹等水族,其中的鲤鱼甩尾鼓腮,乌贼喷水游动,栩栩如生。这些图案连续、巧妙的出现在横梁上,寓意:年年有鱼。
1949年冬,“新泉春”大厝建成,占地面积约560M2,包括庭院在内总体计划的建筑面积约4000Mm2。而其原先计划的大厝后的三层住宅和东西两侧的“护龙”只建成部分,庭院中央上有回音石,庭院大门面对大海,走出大门,依台阶而下便是崇武内港埠头,从台湾运来的优质楠木,从福州运来的“福衫”等木材就是从这里上岸的。据早先从台湾来的游客讲解,“泉春”早期的前庭地铺运用了三元风水学,这种建筑风格在日本的古代建筑中被广泛运用。
1951年陈嘉庚在厦门集美学村兴建“鳌园”工程,他听说崇武有一批能工巧匠,便派员考察“泉春”的建筑工艺,对其赞叹不已。1953年,蒋丙丁、蒋友才、王清金、蒋瓦水等崇武石雕名匠受邀参加鳌园建设,留下了大量经典作品,深得陈嘉庚先生赏识。其中蒋丙丁更是得到陈嘉庚的推荐受聘于上海美术设计公司。1956年,蒋友才、蒋瓦水率领500多名工匠进京参加人民大会堂建设。崇武石雕从此名扬四海。
如此大手笔,主人张辉煌必然非平常之辈,作为著名的教育慈善家陈嘉庚的得意门生,张辉煌1924年毕业于集美航海水产职业学校,是该校第一届毕业生,这一届14名学员中他学业优异,颇受老师赏识。第二年,他考入国立中央大学附设吴淞水产航海职业专科学校。其时,国内海上运输方兴未艾,他历任各商船大副、船长,是福建省领取船长执照第一人,堪称我国商船界先驱。1935年他应陈嘉庚先生邀请,入集美航海水产职业学校教务主任,其间数度回崇武引介家乡年青子弟到厦门集美诸学校读书,并在崇武积极呼吁提倡文教,设立“海滨女子学校”。1937年抗战爆发,沿海航线阻断。各地民生物质匮乏,张辉煌携二弟张乾霖三弟张祝霖,并肩合作,加速扩大“泉春”商行业务,并在上海、福州、温州等地添设分行,调动三地民生物资,利民利己,获利颇丰。于是,三兄弟合建“新泉春”大厝和商房于崇武海滨。在古城内张勇将军府宅西北方向,有座二层的洋楼便是旧“泉春”大厝。
然而,“泉春”大厝建成不久,解放军南下,已经在台湾基隆开创“集友”渔业公司的张辉煌和张乾霖兄弟,因历史原因被阻搁在海峡彼岸,留下三弟张祝霖驻守崇武。1951年土改时期,“泉春”商号新旧两座大厝收归国有,张家被划为“地主分子”。
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定居台北的张辉煌和张乾琳,只能对着海峡日夜思念家乡的亲人。留下来看守家业的张祝霖,因特殊年代受阶级斗争的影响过着清苦、流离的生活。直到1995年,城里的旧“泉春”老宅才归还张祝霖之子使用。
1987年蒋经国宣布开放对大陆探亲政策。翌年,张辉煌长子——张绍文携妻女回乡探亲,此后又两度赴崇武探亲祭祖。张绍文在《大陆寻根摄影集》的自序中写道:2010年我携长子立人,专程回乡祭祖扫墓。深深的表达我们张家后代对祖先们的感恩和崇敬,我期盼这次造访能让我的子孙辈内心里留下“根源”和“慎终追远”的印象----------我从个人拍摄崇武人文风景中挑选指标作品,希望大家能进一步了解家乡的进步情况。
(崇武文化广场 庄建忠/摄)
这位曾经婉拒入蒋经国政府任要职的张氏后人,如今已78岁,然而他却默默的联络散落在美国、台北、上海、崇武的兄弟姐妹们,收集相片做成影集留作纪念。他还引用余光中的诗句“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是最大的乡愁”来表达对故乡的无限眷念之情。
“泉春”大厝是崇武古建工艺的集大成者,堪称古建工艺博览馆。历经时代变迁,见证崇武近代历史的演进。这样珍贵的历史文物在闽东南地区实属罕见。“泉春”大厝门柱两侧刻有“半邨”先生作的两首七言绝句:
贾舶东南此地通,泱泱表海号雄风。
波澄抹云天万里,飞起樯鸟映日红。
潮乐应知将弄潮,只闻渔笛不闻萧。
月明恰向沧波涌,胜却扬州廿四桥。
这两首诗歌虽有夸颂之意,却不难看出当时商号生意兴盛、踌躇满志。有人说“泉春”商号当时进货不需先付定金,是霸道之举。然而,自古“信誉”是商道之魂,“泉春”商号的生意伙伴自然是信得过它的信誉和实力才乐此不彼。如此一来,崇武商业史上又多出精彩一笔!
欢迎光临 金马车文旅 - 金马车文旅网 - 金马车文旅论坛 (http://sjsdzd.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