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文旅 - 金马车文旅网 - 金马车文旅论坛

标题: 万古守安澜 千载洛阳桥 [打印本页]

作者: 吴伟平    时间: 2022-12-30 14:00
标题: 万古守安澜 千载洛阳桥

/陈鹏
唐朝初年,由于中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造成大量原居于河南的中原人南迁至闽南一带。他们来到泉州后,看到此处的山川地势极似古都洛阳,便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后来亦随之而得名。

(, 下载次数: 0)

当时的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来往两岸只能靠渡船,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人们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遂将此渡口称为“万安渡”,后来建桥也名为“万安桥”。据《泉州府志》记载,旧万安桥最初为北宋庆历初年建成的浮桥,后改建为石桥。

(, 下载次数: 0)


浮运悬机
浮运架梁是现代普遍应用的施工方法之一,其最早的应用应是900多年前建造洛阳桥时。
宋时泉州所建桥梁多数为梁架式石桥,从桥基、桥墩至桥板均采取地产花岗岩作建桥材料,坚固耐用,但其质地沉重,给搬运、起落、就位带来一定难度。1993年洛阳桥大修时实测,桥板最大的长11米、宽0.98米、厚0.8米,按每立方米花岗岩2.7至2.8吨计算,每条石板重数吨甚至10来吨。

(, 下载次数: 0)

当年如何将这些石梁架于石墩,时人未见记载,而明人的诗文中则多有记述。最早记录的应是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王慎中写的《泉州府万安桥》碑文:“凿石伐木,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后何乔远有诗:“梁空叠址悬机牵,安置妥贴静澜漪。”'明代万历年问姜志礼修桥,《重修万安桥记》碑文详细记载:“……大石梁折,载石补之。舟至泊于桥,择四月之十八日,乘潮长而上。连三日潮俱小。舟不加浮,匠师告惫。余曰:昔忠惠以二十一日筑桥,岂须长耶!及是日,弥天之水,果自东来,石梁遂上,二异也。悬箩拿石,一绳千钧。架舟数仞,下临深渊。每值狂风巨浪,人尽危之。自经始迄告成,木不摧,绳不断,石不陨,无几微虞,三异也……”
所谓“激浪以涨舟”,也就是将沿岸采的石梁预先放在木排上(或船上),趁涨潮之时驰入二墩之间,俟潮落木排下降,石梁便驾于墩上。所谓“悬机以弦牵”,则指当时的吊装设备,一绳千钧,悬箩装石,牵引石料就位,筑成石墩,驾正石桥,完成桥梁建造。
南宋时期,泉州桥梁建造技术已经纯熟,并且在技术上有许多新的成就,这不仅反映了造桥工匠的聪慧和创造能力,也在中国桥梁史上掀开新的一页。

(, 下载次数: 0)


养蛎固基
明人何乔远《洛阳万安桥赋》有句:“洛阳长桥卧海波,江翻浪憾奈桥何?垒石重栈屹不动,牡蛎戢戢生成鹾……”诗中赞美了海蛎对洛阳桥的加固作用。
泉州沿海区域的浅海地段有牡蛎,常自然附于竹木石头之上自由生长。这种贝壳类的软体动物繁殖力强盛,“初入拳手,四面伸展,渐长至一二丈,崭岩如山,俗呼蚝山”。它能将几块分散的石头紧紧胶结在一起,形成巩固的整体。

(, 下载次数: 0)

养蛎固基,是蔡襄善于观察事物并合理总结应用于桥梁建造的科学方法。《宋史·蔡襄传》载,他“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福建通志》说:“一蛎房散置石基,益胶固焉”。《名胜志》记叙万安桥文中,亦有“桥下种蛎固其基”之语。史书的记载,证实养蛎固基是人为有意识的做法,并非自然附着。

(, 下载次数: 0)

采取这种方法的原因是:洛阳桥的筏型基系在江底,随桥梁中线两侧展开相当宽度,抛置下的石头无规则地叠压,间隙疏散,不可能联为紧密的整体,在风浪潮汐的冲刷下很容易被漂动带走。当时完全不可能采用什么胶合材料加固桥基,唯一可取的是借助牡蛎自然巨力来达到这一目的,且在二三年内便可奏效,久而久之,益发坚固,甚至可在海底形成硕大的磐石。

(, 下载次数: 0)

由于养蛎固基效益显著,历代均严令禁取蛎房。《泊宅篇》载:“多取蛎房散置石基,益胶固焉。元丰初(1078),王祖道知州事,奏立法,辄取蛎房徒二年。”明王慎中《泉州府修万安桥记》碑文载:“盖蛎附址石,则涂泥聚,而石得相胶蟠以固。故忠惠公于桥之南北表石为台,以识其界,禁敢取蛎界内者…… ” 明隆庆元年(1567),泉州知府万庆重修万安桥,仍严禁取蛎。

(, 下载次数: 0)

泉州因为最早在这里建设了如此宏伟的洛阳桥,创造了古代建造梁式石桥的成功经验,所以泉州桥梁建筑空前兴盛,著名的安平桥、石笋桥、顺济桥、盘光桥等相继建成,因而得到了“泉州桥梁甲闽中”的美誉,文人墨客也写了大量诗文,传颂千秋,历久不衰。连京剧传统剧目,也以此作为题材,描述了当年建桥之艰巨,以及桥成之后“三百六十行过桥”的欢乐情景,感染了观众,使洛阳桥更加名闻天下。

(, 下载次数: 0)






欢迎光临 金马车文旅 - 金马车文旅网 - 金马车文旅论坛 (http://sjsdzd.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