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文旅 - 金马车文旅网 - 金马车文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文裕:为中国高能物理呕心沥血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220

帖子

88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20 23:3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文裕,著名高能物理学家,中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世界上第一个发现μ介子的科学家。张文裕在奇特物理原子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研究,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和我国高能物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艰难困苦坚定了他勇往直前的信念
张文裕出生在福建省的一个贫困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八人,生活艰苦。1921年,张文裕插班进入惠安时化小学学习。1923年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著名的泉州培元中学。
1926年,父亲强迫他成亲,并将他关在家里,张文裕坚决反抗,寻找机会逃出了家。无法继续上学的张文裕去了一所小学,一边教学一边自学中学的课程。半年后重返学校,由于未参加毕业考试,张文裕只拿到肄业证书,此时的他十分苦恼和迷茫。为了使这位成绩优异的学生能读大学,时任培元中学校长的许锡安为张文裕写了一封推荐信并承诺说:如果你能考上北京的大学,便给你提供两年的奖学金。就这样,为了学业发展,张文裕开始了北上的旅程。
1927年,张文裕到达北京时已经错过了燕京大学的升学考试时间。由于有培元中学校长的推荐,燕京大学物理系主任谢玉铭教授经过多方面努力,为张文裕争取到了参加补考的机会,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燕京大学物理系破格录取。在读期间,张文裕勤工俭学,利用课余时间做了许多兼职工作:在学校管理果园,帮老师批改卷子,给他人辅导功课,去偏远地区的开渠工地帮忙测量等等。1930年,刚开始读大四的张文裕因成绩优异被破格聘为兼职助教,辅导大学一、二年级的同学,自此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1931年,张文裕本科毕业后留在燕京大学继续进修,1933年硕士毕业。
一心回国,为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呕心沥血
1934年,张文裕考取英庚款留学生,他满怀科学救国的抱负远渡重洋,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深造。1935年,他前往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内斯特·卢瑟福教授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攻读博士。在此期间他研究了原子核结构,验证了原子核液滴模型,并研究不同的原子核被γ射线和快中子轰击所产生的不同反应,这一成果开启了核反应领域研究的新方向。
随后的几年里,随着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消息相继传到英国,中国留学生们群情激愤、归心似箭,此时的张文裕向英庚款董事会请求回国。时任董事长朱家骅回复:回国可以,但必须完成学业,取得博士学位。于是,张文裕向剑桥大学提交申请,提前进行了考试。1938年年初,张文裕顺利通过毕业考试。同年11月,他历尽险阻最终回国。
回国后,张文裕想要奔赴抗战前线,但未能成行。1939年2月,张文裕进入四川大学任教。同年,前往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西南联合大学任职期间,张文裕不仅教给学生科学知识、科研方法,更是把追求真理、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传承给学生。1941年,云南一带陷入战火之中,物价大涨,他的妻子王承书也失业,两人生活非常困难,科研与生活都遭到严重的干扰。
1943年,张文裕收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从事核物理的研究与教学。在美工作期间,张文裕在科研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大家纷纷劝说他加入美国国籍:凭你的聪明才智,留在美国会有很好的前途。张文裕却回答道:要入美国籍,何须到今天!我们生为中国人,回国的信念是不会变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此时国家的建设才刚起步,百废待兴,急需各类科研人才,很多中国科学家都盼望着能早日回国建设自己的国家,张文裕也对回归祖国充满了无限期盼。但是,国际形势风云变幻,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中美关系陷入僵局。张文裕作为“全美中国科学家协会”执行主席,其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这也使张文裕夫妇的回国申请一次次石沉大海。直到1956年,张文裕夫妇终于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
1956年回国后,张文裕满腔热情地投入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担任了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等多个重要职位。1957年,张文裕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同年年底,他受周恩来委派前往瑞典参加杨振宁、李政道的诺贝尔奖授奖仪式。1959年至1964年,由于国内科研设备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张文裕前往苏联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研究,在此期间担任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中国组组长,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的成果。1965年,在他的提议下,我国在云南的高山上成功建造了大云雾室,这使我国宇宙线的研究工作得到突破性进展。
1972年,张文裕与其他17位科学家共同向周恩来提出“发展高能物理、建造高能加速器、尽快成立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建议,并很快得到批复。1973年,由张文裕担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正式成立。为促进中美两国在高能物理领域内的合作,1979年中美达成协议,协议明确了每年要召开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委员会会议,张文裕担任了第一、二届中方主席。
1984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工程开始实施,听闻这一消息的张文裕非常激动。在施工期间,他多次拖着病体参与工程问题的讨论,并到现场了解工程进展。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顺利建成并成功试验,这意味着我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张文裕多年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
捐献全部积蓄,不为子孙留遗产
正是满怀爱国的热情,张文裕始终心系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曾先后在四川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在教学过程中,张文裕不顾工作繁忙,躬身力行地为大学生们讲课,给研究所内的工作人员讲解有关高能物理的前沿问题。张文裕诲人不倦,鼓励青年研究者积极创新,劝勉他们对已完成的工作要及时总结。弥留之际,张文裕立下遗嘱:捐献全部积蓄,不为子孙留遗产。他给西藏捐献10万元建一所小学来培养家庭贫困的科技人才,后被命名为“文裕希望小学”;给母校泉州培元中学捐献3万元,学校为了纪念张文裕,后将一座楼命名为“张文裕科学实验楼”。
1992年11月5日,这位铁骨铮铮又儒雅随和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享年82岁。他去世后,高能物理所的研究人员将他的骨灰安放在了他呕心沥血多年的高能加速器旁边,并为他立了半身像,永久地陪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旁。
(摘编自8月31日《学习时报》 潘建红 刘歌/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文旅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4 )

GMT+8, 2024-12-22 10:03 , Processed in 0.037820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