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文旅 - 金马车文旅网 - 金马车文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崎回族乡:交融汉化的民俗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220

帖子

88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4 23:4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处百崎湖湿地的百崎乡,就像是童话中隐藏在芦苇丛和灌木中的小乡村,不时从路边飞起的几只白鹭,让人感觉与自然如此接近。
  在包括自行车在内的现代交通工具出现以前,由于道路崎岖,丘陵阻隔,交通极为不便,百崎因此而显得较为偏僻和闭塞,尽管它离今日之泉州城并不算太远。关于历史上百崎的陆路交通状况,明万历二年离职的惠安县令叶春及有曰:险厄莫过于此。因是之故,海路反为史上当地居民与外界交通之捷径。如今,这里留下了不少人文景观,都证明了这里与海外文化交融的历史。
                                                                                  人文景观带
  与百崎乡的导游约定在乡政府大楼见面。车未至,远远就能看到那座颇具特色的乡政府大楼。大楼中部顶层立着三座黄色穹顶,正面装饰则是巨大的洋葱头拱形加网状线条的图形表现,所有突出和明显之处的窗户均为拱形。整个建筑之外还有围墙,大门门框亦呈洋葱头状拱形。远远望去,总共六层的乡政府大楼犹如一座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虽然这座建筑内部并不奢华,用的也大都是本地区可以提供的材料,但它无疑是当地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
  在百崎乡政府的导游的解说下,百崎的人文景观各有传奇,其中大部分与他们的回族祖先有关。例如字形的接官亭、有阿拉伯文石刻的郭氏家庙、郭氏墓群等等。随着百崎乡被纳入《泉州百崎湖片区概念规划》的新设计中,百崎的故事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阅读。
                                                                                     郭氏家庙
  在百崎,郭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80%%以上。郭氏家庙是当地最有名的古建筑之一,为皇宫式木石结构。门前两侧竖立雕有云月图案之花岗岩石礅,里面立有明代阿拉伯文石刻,证明了这片土地与伊斯兰教的关系。郭氏家庙始建于明朝宣德七年(1432),依山面海,云蒸霞蔚,素有东北凤麟钟甲第,西南龙马壮江山之雅称。迨及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因遭回禄之灾,宗祠毁于一旦。先后于宣统年间及民国初年两度重建,得以恢复原貌。1992年被惠安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里为该村的老人活动中心。
  郭氏家庙世称宣慰府,现正厅前上方尚悬挂着一块题有宣慰府的匾额,此乃缘于其入泉始祖郭德广主政宣慰使司而得名,故族人也称郭德广为宣慰公
  百崎回民的先人乃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定居于杭州富阳的郭家村,经数代繁衍至郭德广才于元季宣差微禄,奉命督糈来泉供应。明朝洪武九年(1376)郭德广的次孙郭仲远携妻儿由法石迁徙来惠,从此安居乐业,生息繁衍。
                                                                                              独特的美食
  糋涸”(jiàn hé)是百崎的一种回族特色食品,不但外形美观,剔透玲珑,而且香甜浓烈,酥脆可口,它的来历,与百崎回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也体现着回族文化与闽南传统文化的交融。 
油香是伊斯兰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祭祀祖先,家家回民都要煎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继俗,除了自己食用以外,还作为礼品相互赠送。糋涸则是由油香衍化而来的。
百崎郭氏回民向来以滩涂养殖为生。传说明嘉靖年间,百崎北面一片种植蛏苗的海滩地被外人霸占。百崎回民不忍看着先祖遗留的产业在手中丧失,愤怒之余推举郭子佩进京求助于惠安籍清官张岳。主意已定,百崎回民选定一个风和日丽的主麻日(星期五)送郭子佩上路,祈求真主保佑其旅途平安,功成归来。事先各家各户均制作了不少的油香敬奉真主,并让他携带在身边以便沿途充饥。历来油香只用面粉一种原料,并无其他配料,味道单调。郭子佩之妻黄氏恐其老是食用有碍胃口,因而借鉴了闽南传统糕点的制作方法,在制作油香的面粉中包进了掺糖的花生碎末,结果煎炸后香酥可口,这就是糋涸的雏形。
  郭子佩进京面见张岳后,为官清正的张岳略施巧计,为百崎回民争回了海涂管辖权。为了庆祝争海成功,百崎回民纷纷学着郭子佩之妻黄氏的样子,制作了包着花生碎末的油香敬奉真主、祭祀祖先,糋涸就这样一直传了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糋涸越做越精细,越来越讲究。外皮的原料要选取精制的面粉,掺进适量的花生油和水后反复地搓揉,然后卷成条状,再用刀切成算盘珠大小的小块,最后用擀面杖碾压成圆圆的薄片。馅要选择颗粒饱满的花生果去壳后用文火炒熟,然后脱膜捣碎,再拌上白砂糖与蒜蓉。包制时或用两张薄片包成满月状,或用一张薄片包成月牙状。
                                                                                              交融的民俗
  几经起伏的地方穆斯林史给百崎回民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多方面的。除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带有某种异域风情的墓葬型制外,在他们的日常生活里,这些遗产还体现在一些风俗和习惯上,尤其在尊重祖先和对待、处理死亡(归真)的态度和做法上。
  在百崎的许多村民家中,都收藏有一些与伊斯兰教有关的器皿。这些东西平常都用塑料袋仔细包好,只在祖先忌日和祭祖时才使用。那些东西是绝对清真,从未接触过”(与猪肉有关的一切)。事实上由于当地人早已汉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和汉人一样食用猪肉,但他们是生不清真死清真。不仅不能用猪肉祭祖,也不能用猪油烹制祭品,而且许多人自认为大限将至时开始自觉禁油”――停止食用猪肉以及有关食物,大量饮茶,意在洗涤脏腑,以便以明洁之身面见祖宗。
  六十多年前,不少村民还有为死者请阿訇的习俗,并按伊斯兰习惯处理尸体和速葬。后来,许多习惯亦不复存在。然而,有一点却绝不含糊,那就是举凡丧事必须请经:丧家去藏有《古兰经》的族人家中借来经卷,敬奉于灵前;葬不择日,并在送葬时由一男孩捧经走在出殡队伍最前面。 所有这些,今天已成为当地回民的认同表征。但在过去,村民们只将它们当成是对祖先的缅怀和记忆,从未将之与后来他们所拥有的民族成分联系起来。换言之,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习俗的存在与流传借助于对祖先的崇拜,也就是说,汉化,在某种意义上,却也帮助保存了一些与伊斯兰有关的习俗。由此,从另一方面亦足见宋明理学在闽南的广泛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文旅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4 )

GMT+8, 2024-12-22 20:50 , Processed in 0.03879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