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金马车文旅 - 金马车文旅网 - 金马车文旅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7|回复: 0

Free Talk|行走乡间(八)——蟳埔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158

帖子

693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93
发表于 2022-12-26 19: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了了          了望SKY
蟳埔
泉州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024.jpg

前言
瞅着“蟳埔”二字,就挺让人犯嘀咕。
首先是读音。经查《新华字典》和百度百科,“蟳”念“xún”;“埔”有“pǔ、bù”两个读音,至于在此应该读哪个音,笔者倾向于后者,即浊音的读法,原因下段中有解释。
其次是释义。“蟳埔”有没有什么意思呢?“蟳”是海蟹的一类,在泉州方言中,专指本地人厚爱的一种档次较高的海蟹。“埔”原意指河边的沙洲,多见于广东、福建、香港等的地名。除“黄埔”“柬埔寨”中的“埔”读“pǔ”,其余皆念“bù”。在闽南语、粤语中,都是以浊辅音发声。
由此推测,“蟳埔”这一地名,应该与其地理位置有关。它位于晋江入海口的泉州湾畔,当地居民以海上渔业为生,黄姓为其主要姓氏。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040.jpg

小时候在泉州,常常听大人说“蟳埔阿姨”。现在的府文庙广场早年是泉州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人流最多的中菜市,跻身于其中的海鲜区,便能看到许多头上插满鲜花的女性在卖各种海产品。不仅如此,还经常能在老泉州的各条胡同里,看到“蟳埔阿姨”骑着二八自行车,宽大的车后架上用“嘎际”(泉州方言,一种用草编的袋子)装着海产品在叫卖。在大人的言语中,“蟳埔阿姨”既是“吃苦耐劳”的代名词,也是与众不同、有着异族风情的特殊群体。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056.jpg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泉州生活了几十年,直到2013年我才首次走进离老市区不过10公里左右的蟳埔村(现称社区)。从此,这一方深藏神秘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我与友人们一串又一串的足迹;在我的相册里,记录了“蟳埔阿姨”劳动、生活、休闲的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场景。
1
吸睛之处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059.jpg

1.1
簪花围——蟳埔女性的特有服饰
如同人们对惠安女服饰的瞩目一样,蟳埔女性的服饰应当是该地吸引游人的最大亮点。当然,从知名度和文艺作品(舞蹈、美术、音乐、摄影)的题材选择来看,她远逊于惠安女。早在数十年前,我就听说过坊间对惠安女“封建头、民主肚、节省衣、浪费裤”的生动描述,或许是自己孤陋寡闻,至今都没有听闻有关蟳埔女性服饰方面如此简约的概述。此外,现在所称的“蟳埔女”,估计是脱胎于方便与“惠安女”称谓并叙,老泉州人还是习惯以“蟳埔阿姨”称之。当下“蟳埔女”的称谓应该是更官方、更宽泛,更让外人悦纳。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01.jpg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04.jpg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07.jpg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09.jpg

蟳埔女的服饰主要是头饰的与众不同,其短小的褂子、宽大的外裤与惠安女还是比较接近的,并无太多特殊之处。“蟳埔女习俗”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代表性项目名录,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所述:“蟳埔女的服饰俗称‘大裾衫、阔脚裤’,头饰俗称‘簪花围’”。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12.jpg

“簪花围”即发髻上横插一根发簪,再将一串串花环环绕发髻用以装饰,最外层的花环呈衍射状,色泽五彩缤纷,颇有几分古装戏剧头饰的精致与绚丽。当地老阿姨告诉我,她们现在一般舍不得全用鲜花装饰,通常是真假掺杂,或是简单装饰,只是在喜庆日子才会花上几十元,买上数种鲜花编成花环美化一番。在我的记忆中,“蟳埔阿姨”头饰中最常见的是紧簇的玉兰花,当她们从你身边走过时,不仅飘来渔女的海味,还夹杂着玉兰的幽香。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15.jpg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17.jpg

如今,经现代社会的洗礼,蟳埔女已经不再是未见世面的羞涩村妇,她们懂得把自身独有的民俗文化汇入商海,做起了为游客盘头的小本生意。几十元钱做个蟳埔女的发饰,对于到此一游的美女们来说,也不失一番在地风情体验。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20.jpg

1.2
蠔壳厝——蟳埔村里的特殊建筑
“蠔”,亦为“蚝”(异体字),泉州方言指“牡蛎”“海蛎”;“厝”为闽南方言,指房屋。;“蠔壳厝”(亦称“蚵壳厝”)即一种用牡蛎的壳作建筑材料所盖的房子。如果说“簪花围”是蟳埔最亮丽的风景的话,“蠔壳厝”则是又一张鲜活的名片。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23.jpg

不过,稍有建筑常识的人应该知道,“蠔壳厝”不可能是用“蠔壳”作为固力材料,仅为装饰而已,好比我们贴磁砖或板材一样,并非洛阳桥所采用的“种蛎固基”技术。我们在蟳埔村所见的“蠔壳厝”,有古厝,也有新居。有心的村民会继承村里的建筑传统,把乳白色的“蠔壳”有序地镶嵌于整面外墙,与鲜红的闽南清水砖和大理石墙裙交相辉映。而那些残留着岁月痕迹的老旧的“蠔壳厝”,虽然斑驳陆离,甚至仅剩残垣断壁,却真实地镌刻着蟳埔的历史年轮,不仅不可轻易拆除,还得加以重点保护。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25.jpg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28.jpg

有人在观赏蟳埔“蠔壳厝”时或许会产生疑问:在村道和码头随处可见的牡蛎壳,都是黑灰色而非乳白色,且体形大小与蠔壳厝上的蠔壳相去甚远,那么蠔壳厝上的蠔壳如果不是就地取材,又是哪里来的呢?诸多资料称这些体形巨大的蠔壳,是早年当地渔民远航至东南亚或非洲等地时,用于压船舱舱底而带回的异国物品。至于年代,有说是明清时代,也有追溯至海丝时期,总之均要与海上丝绸之路沾边。但笔者查阅资料得知,在广东珠三角一带也有与蟳埔蠔壳厝类似的传统建筑,建设年代可追溯至明朝,时下政府还为这些“蚝壳屋”立碑,确认为不可移动文物。可见,蟳埔的蠔壳厝虽罕见,并非独一无二。至于蠔壳厝“冬暖夏凉”之说,笔者感觉无需深究,因为几乎资料上都是“据说”,而非“科学考证”,游人姑且听听便罢。


2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31.jpg
民俗之探
第一次探访蟳埔是2013年12月8日,囿于台湾的亲戚委托,去拍摄其先人留于蟳埔顺济宫的笔墨。根据导航我驾车经泉州湾最深处的乌屿,沿丰海路一路向南,不到30分钟便抵达位于晋江入海口附近的蟳埔村村口,靠江一侧是船舶停靠的码头,另一侧即蟳埔路路口,在三角地上立着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蟳埔民俗文化村”七个字赫然醒目,蟳埔女、蠔壳厝、码头渔船的画面渲染集中体现了这个村庄的民俗特点。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33.jpg

在此后十余次的蟳埔之行里,既有专程探寻,也有陪同友人观光,最让我流连忘返、一饱眼福的便是观赏蟳埔女踩街的盛大民俗活动。每年的农历正月廿九,是蟳埔的“妈祖巡香”日,以海为生的蟳埔人便在这一天举办隆重的祭祀活动,千名蟳埔女盛装踩街更成为这一天最为壮观的重头戏。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36.jpg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39.jpg

于游人而言,并不在意巡香活动的缘由与意义,多把目光投至蟳埔女的踩街上来。在长达千余米的踩街队伍中,极少数的男性仅仅是陪衬而已,女性才是真正的主角。蟳埔女身着五颜六色的艳丽服装,“簪花围”汇成了五彩缤纷的流动花海。她们大都挑担行进,筐内象征性地装满虾、蟹、鱼等海鲜,也有供奉先灵的糕点水果,或是寓意五谷丰登的粮食。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44.jpg

妈祖巡香日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48.jpg

踩街队伍中还有由蟳埔女组成的锣鼓、腰鼓表演队,一路尽是欢声笑语、满面春风、喜气洋洋,一派安居乐业、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景象。我有幸于2017年2月25日的巡香日,从顺济宫走起,一直到丰海路,饱览了蟳埔人的盛大民俗活动。尽管那天春雨绵绵,乍暖还寒,但踩街和观看的村民兴致盎然,围观的游人与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51.jpg
大凡重大节日或法事,蟳埔的腰鼓队都会出场助兴,但表演者为清一色的女性。她们用红绸带把腰鼓系于腰间的左侧,貌似鼓点主要为“X X X 0 | XX 0X X 0 | XX X0 XX X0 | XX 0X X 0 |”,完全不同于西北安塞腰鼓的豪放粗犷。腰鼓队既有原地的方阵式表演,也有行进间的集体表演,整齐的鼓点、挥舞的鼓槌、跃动的绸带,加上蟳埔女亮丽的服饰,特有喜感。我第一次到蟳埔时,在顺济宫巧遇一旅行团到访,也许是有偿专访,顺济宫前的小广场上,一边是蟳埔女在演示“簪花围”技艺,一边是腰鼓队在表演,热闹不已,妙趣横生。
据我后来认识的当地人介绍,顺济宫是蟳埔人祈风祭祀的要地,每每来到这儿,都能看村民在虔诚地朝拜许愿,多以中老年女性为主。
3
印象之事
3.1
老人家热情带路——朴实
第一次寻访蟳埔,在迷宫般的小巷里找不到通往顺济宫的路。幸亏自己能说点泉州话,就向一个行走中的阿婆打探。她跟我叽叽喳喳说了一通后,见我一脸茫然的样子,就很干脆地说带我们过去。阿婆个子特别小,佝偻着身子,步履倒还轻盈。她走在前面,我们紧跟着她。但没走多远,她突然停下脚步,非常严肃地问我:“啊汝是坏人呣?”(泉州话,意为你是坏人吗?)我听了哭笑不得,马上打趣道:“阿婆啊,我如果是坏人,也会跟告诉你我是好人呀。”阿婆估计是判断我真的不是坏人了,语调立刻缓和下来,她说是因为有坏人会用“迷药”,然后进行抢劫。可见,社会上的一些不法行为和案例,提高了老人的警惕性。我们一边走着,她不时地和别人打招呼,还告诉人家是在给我们带路。沿途道路崎岖狭窄,民宅拥挤杂乱,我便问阿婆:你们这儿会不会拆迁?她的回答让我忍俊不禁:“那怎么行,我们要是搬到大楼里住,‘家俬火头’(泉州话,意为家当工具)要放哪儿?”
3.2
老阿婆含泪吟唱——稀罕
2017年12月13日,我陪同从北京来的几位音乐家寻访蟳埔,在一老屋前见一老妪正低着头,一边“开蠔”(泉州话,意为撬牡蛎),一边吟唱。此景自然吸引了音乐家们的目光,我们走近细听,才知她吟唱的竟然是江苏的民歌小曲《孟姜女》的曲调,但唱词是泉州话。只见老人眼里擒着泪花,我蹲下来用并不熟练的方言跟她交流。阿婆告诉我,她唱的是自己的苦难身世与儿时的艰辛,歌词是她自己编的。凝望着她那布满皱纹的脸颊和粗糙的双手,还有那挂在眼角的泪水及不见希望的目光,我不忍打断她的思绪,聊表谢意后便与几位音乐家悄然离去。事后我真后悔当时没有及时录下老阿婆的吟唱,没准这是一个考究民间音乐的鲜活素材。不过,我也纳闷,以往在泉州偶尔看到当地老人哼唱,都是南音、梨园戏、高甲戏之类的唱段,唱外地的民间小调还是头一回遇见。
3.3
蟳埔女纸牌对局——大方
这是一条通往顺济宫的小巷,沿途不过三四十米,几间古厝外墙上贴满了书法、摄影图片和文字介绍资料,看似“XX基地”,应该是打卡热点。多次游玩途经此处,有时是悄然无声,不见人影,有时则是热闹非凡,人气旺盛。有次闲游于此,恰逢天气炎热,见屋外张贴着当地小吃的小海报,便与友人走进低矮的古厝,点了一份闽南著名的小吃“蚵仔煎”(即煎海蛎)坐下品尝。古厝内的陈设颇有传统泉州人的生活气息,碗橱、吊篮、斗笠,还有散发着厨味的四脚方桌。
我朝大门外望去,屋外荫凉处一群奶奶级蟳埔女正围着一张方桌打纸牌,个个神态都特别投入。我们小憇后饶有兴趣地走近她们的牌桌,却不料阿婆们非常大方,见我们背着相机,便开始互相打趣,说是谁漂亮,该给谁拍照,我便由此得到了一次轻松记录他们休闲生活的难得机会。
3.4
能吃苦的蟳埔阿姨——敬佩
那是一个冬季的日子,我和友人迎着瑟瑟海风,在蟳埔码头观看渔船归来。几艘小渔船满载采蛎而归的蟳埔女和一袋袋用尼龙网兜装着的海蛎。船到岸边,只见每个人都裹着头巾,浑身不是沾满海泥,就是被海水浸湿。她们利索地跳入岸旁的浅水中,大家相互协作,将袋装海蛎放在水中,用双手攥紧袋口,不停地上下晃动。原来,这样的劳作是要将海蛎壳上的海泥涮掉,以减少下一道“开蠔”工序的麻烦。就因为这道工序,大部分人都是浸泡在冰冷的水中,裤子基本湿透。但她们只是简单地把裤子拧一拧,便挑起沉重的担子,缓步迈上台阶,把收成来的海蛎放到小推车或三轮车上,也有的人直接挑往村子里去。
经人介绍我才知道,采集海蛎是非常辛苦的:因海蛎生长在海水与淡水交界处,退潮时采蛎人在养殖海蛎的滩涂上,踩在几乎是深及大腿的淤泥里,把嶙峋锋利的海蛎从石块上撬下来,一点一点地放到小船上,等潮涨时再驾船返回。
后记
留给自己,也留给他人。
尽管到访蟳埔十余次,所见所闻也仅限于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所思所想难免有失偏颇、片面主观,心中所藏疑虑亦属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1
“蟳埔人为古代阿拉伯人后裔”“蠔壳厝的蠔壳系从海外载回用于压舱底”“‘簪花围’是宋代以来从中亚流传过来”等论断,不知有无学术依据或科学论证,还是仅为“据说”“据传”而已?
2
早年经济不发达时,蟳埔仅为泉州湾畔的一个偏僻渔村,如今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趋势日现端倪,这个风情独特的渔村如何才能既留住乡土文化,又能屹立于现代文明中?
3
文化传统如此独特的乡村,不仅没有拥有国家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至高殊荣,也没有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貌似也不是“美丽乡村”,这到底是入选条件尚不具备,还是当地政府另有考量?
4
现在的城中村改造及环境美化非常普遍,美丽乡村建设亦遍地开花,蟳埔的环境似乎与其文化美誉度不甚匹配,若不是好奇于探究其风情,估计到访者的数量将大打折扣。
结语:“过去未来共斟酌”
街拍

微信图片_2022122619015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文旅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4 )

GMT+8, 2024-4-18 23:34 , Processed in 0.062773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